湖南矩阵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凯发线上手机登录
继美国主导的gps、俄罗斯主导的格洛纳斯和欧洲主导的伽利略之后,我国自主开发、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近年来以迅猛的发展速度受到全球关注。尤其是随着北斗导航系统进入全球组网阶段,预计到2018年左右就将完成覆盖全球的系统建设目标,巨大的市场前景吸引着众多企业进军北斗产业。
2013-2023年全球卫星导航市场规模
系统按照“三步走”的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第一步,2000年形成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区域有源服务能力;第二步,2012年形成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区域无源服务能力;第三步,2020年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形成全球无源服务能力。
2012年12月27日,北斗系统向亚太大部分地区正式提供连续无源定位、导航、授时等服务,标志着第二步建设圆满完成。2015年3月30日,随着首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成功发射,第三步全球组网建设工作全面启动,预计2018年将率先为“一带一路”国家提供基本服务,2020年前后为全球用户提供服务北斗系统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北斗一代为试验系统,提供区域连续的导航定位、简短数字报文通信和授时功能。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发展三阶段
面临着北斗产业的迅速崛起,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应用也是逐渐覆盖全领域,从上游的制造到下游的应用产值也在逐步加大,今天我们来梳理一下未来5年中国北斗导航产业发展及预测分析。
2006-2016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产值分布图(单位:亿)
有利因素
1、政府重点支持
《国家卫星导航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中提到,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我国卫星导航产业创新发展格局基本形成,产业应用规模和国际化水平大幅提升,产业规模超过4,000亿元,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及其兼容产品在国民经济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在大众消费市场逐步推广普及,对国内卫星导航应用市场的贡献率达到60%,重要应用领域达到80%以上,在全球市场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同时,会加大公共投入,鼓励产业创新。在现有政策和财政资金渠道中加大支持力度,组织实施重大工程,引导多元化资金投入,促进卫星导航产业加快发展。加大对关键基础设施建设、关键技术研发和典型示范应用的支持力度,提升核心技术、核心产品的创新发展能力;加强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提高知识产权的创造、利用和保护能力;扶持优势企业做强做大,鼓励通过建立产业联盟、实施兼并重组等方式,提高产业集中度和竞争力。
2、“一带一路”为北斗导航产业发展带来广阔的前景
根据国家“一带一路”建设规划,稳步推进北斗系统走出去已列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任务。我国将稳步推进北斗系统走出去,积极推进北斗系统国际化发展,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高精度北斗时空信息服务。从国内市场向“一带一路”的亚洲沿线国家延展,巴基斯坦、沙特、埃及、印度尼西亚等国的市场前景广阔。
3、军民融合发展机遇
北斗导航系统兼有军民两用的属性,在军民融合和大数据等相关政策刺激下,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车联网、船联网和低碳经济等新技术和新经济模式的出现,导航位置产业化应用将迎来一次跨越式的发展机遇。随着国外主流厂商纷纷量产兼容北斗的芯片,北斗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和消费电子终端等产品中的应用规模得到了极大地推动。
不利因素
1、知识产权积累薄弱
据统计,截止2016年底,在中国大陆申请的卫星导航相关专利有近16,000件,其中,中国申请人申请的专利12,000余件,占国内专利申请的主要部分。然而,国内申请人仅在应用技术、抗干扰、多模多系统融合技术、信号捕获与跟踪等领域拥有较多的专利,在agnss(辅助定位)、多径抑制、射频前端模拟信号处理等重难点技术领域专利数量较少。在专利国际布局方面,我国仅有很少数量的国际专利申请,表明我国北斗产业界还未开展体系化的国际专利布局。依靠目前的知识产权积累,不仅难以将北斗系统优势转化为北斗产业竞争优势,甚至难以抵御外部的知识产权威胁。
2、产业链不完善
目前中国北斗导航应用产业虽然遍地开花,但是普遍各行其是,企业发展的局限性较大。而北斗导航产业的基础性产业还不完善,芯片技术亟待升级,功耗和集成度问题都没有能够得到系统解决,这些问题都制约着北斗产业链的延伸和发展。北斗技术涉及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各种产品之间必须能够实现高度集成和联网,才能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这些都是中国北斗导航产业链发展的核心问题,需要逐一破解。
北斗导航产业规模预测
综合以上因素,预计2018年我国北斗导航产业规模将达到880亿元,未来五年(2018-2022)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41.96%,2022年将达到3,575亿元。
2018-2022年中国北斗导航产业规模预测
2016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产值达到2,118亿元,同比增长22.06%。
综合以上因素,我们预计,2018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产值将达到3,092亿元,未来五年(2018-2022)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6.68%,2022年将达到5,732亿元。
2018-2022年中国卫星导航于位置服务产业产值预测
拓展阅读
2017 年12 月4 日下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中重点指出将围绕“军转民”、“民参军”、军民两用技术产业化、军民资源互通共享等重点领域,向更广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推动军民融合发展。
军民融合进入战略机遇期。据《意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军民融合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也是军民融合由初步融合向深度融合过渡、进而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期。军民融合主要包括军转民与民参军两大核心,其中军用技术转民用正推动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培育国民经济新增长点;民营力量参与军品建设将有效实现军民资源共享,充分发挥市场在军工建设的资源配置作用。我们认为军民融合当前上升至国家战略,并成为整个军工板块的估值溢价基础。其中尤其在民参军领域,随着军改的逐步推进,越来越多军工装备领域深耕多年的专家来到民参军企业,为企业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使企业具备更强的造血能力。我们建议采取自下而上的思路关注具备产业格局、低估值、高成长的相关标的。
积极推动混改,鼓励符合条件军工企业上市或资产注入。《意见》中指出将进一步扩大军工开放,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造,包括(1)修订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造分类指导目录;(2)除战略武器等特殊领域外及确保安全保密前提下,支持符合要求的各类投资主体参与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造,积极稳妥推动军工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鼓励符合条件的军工企业上市或将军工资产注入上市公司。我们认为军工企业混改以及改制后资产注入是板块投资的中长期逻辑。2016 年我们国家军工集团的资产证券化率仅为35%(总资产口径),远低于国际70%-80%的水平,中长期看有较大缺口。2017 年,首批41 家军工科研院所转制工作正式启动,航天科工集团完成公司制改制及更名标志着改革已进入实施阶段。因此我们建议关注资产对应性强、确定性强、质地与股权关系清晰适于改制注入的标的。
太空、网络空间、海洋领域重点发展方向。《意见》中指出面向军民需求,加强太空领域统筹、推进网络空间领域建设、支撑海洋领域建设,其中运载火箭、空间飞行器,网络安全、电子信息建设,水下探测、信息传输、深海平台等都将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未来几十年,从产业发展角度,我们认为具有高投入产出比以及产业辐射效应北斗产业链、小卫星以及商业航天发射等相关标的,信息化作战背景下快速发展且具外溢效应、包括军工电子、信息安全在内的国防信息化标的,以及持续维持高景气度的海洋舰船装备相关标的将具备长期成长潜力,值得持续关注。